近年來,朱口鎮黨委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“第一抓手”,聚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平衡、帶動發展力度不夠等問題,積極探索“跨村聯建”機制,創造性組建黨建聯盟,推動黨建工作由單打獨斗向深度融合轉變,形成“黨建引領、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抱團發展”的朱口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。 “由王坑村黨支部牽頭,與地域相鄰、土壤相似的石輞、寨色、赤坑等村實行抱團發展,成立了將溪片聯合黨總支。聯建村共有5724人,黨員148名,通過深化跨村聯建、凝聚人才力量,切實將紫色土壤、富硒農業變為村民群眾增收致富的‘金土地’?!睂⑾摵宵h總支書記范鐘敏介紹說。 產業聯營,爭當發展先鋒 立足富硒特色資源,挖掘特色農業潛力,做強做優富硒品牌效應,提升農副產品的附加值,帶動農戶推廣種植小籽花生、黃精、麻面南瓜、青梅、巖茶、草菇等特色農產品,打造優質特色產業集群,逐步建成將溪片富硒農業產業園及休閑農業觀光園,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多、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,讓特色產業抱團發展成為村財增收、貧困戶致富的重要增長點。 文化聯建,爭當文明先鋒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深入開展最美庭院評選、“傳家訓、立家規、揚家風”等活動,扎實推進區域移風易俗,著力培育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。常態化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聯村黨組織通過亮崗履職、設崗定責、黨員主動認領等方式,打通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米”,實現區域聯防聯治、共建共享。王坑村榮獲“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”榮譽稱號。 生態聯創,爭當綠色先鋒 積極踐行“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”理念,在聯建各村推行“三隊一組”“多長合一”等管護模式,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生態綜合管護等聯合治理。堅持以“梅”為媒,流轉各聯建村的荒山荒地種植青梅,讓“千畝茅草山變為花果山”,打破了制約將溪片發展桎梏。 人才聯育,爭當創業先鋒 深入實施“家燕歸巢”“雛燕培育”行動,建立人才儲備信息庫及常態化鄉賢回引機制,利用春節、中秋等重要節日,通過座談會、推介會等方式,搭建聯村鄉賢交流平臺,成功回引了楊龍金、余慶昌、龔長明等一批返鄉創業“新農人”,并注重從優秀人才中發展黨員,培養進入村“兩委”班子。 組織聯動,爭當引領先鋒 建立起“大事共議、難事共解、民事共辦”的工作機制,對區域內的產業布局、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事項進行集體商討、民主決策,變“單兵作戰”為“協同作戰”,各村黨支部凝聚力、戰斗力有效增強。其中,王坑村、赤坑村榮獲“泰寧縣先進基層黨組織”,王坑村榮獲“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”榮譽稱號。 下一步,朱口鎮黨委將以“四抓四強”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抓手,深化跨村聯建,因地制宜發展“優勢農產品+富硒”,在全鎮形成抱團發展、共促振興的良好局面,有效將富硒資源優勢真正成為百姓致富新‘硒’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