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梅口鄉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鄉村振興,拓展工作思路,創新工作舉措,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發展優勢,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。 抓組織堡壘,筑牢組織振興“同心圓” 始終堅持把加強組織建設作為首要抓手,聚焦“以強帶弱、聯村共建、抱團發展”,加大聯村黨組織組建力度,探索跨村聯建黨建模式。一方面,立足集鎮“大雜居、小聚居”現狀,打破村域壁壘,組建梅口鄉茶香小鎮聯建黨總支,通過“五聯五共”,推動集鎮治理方式從“單槍匹馬”到“共同作戰”,促進庫區移民“他村人”變成“自家人”。另一方面,以大金湖為中心,聯合大金湖周邊村、企業,組建梅口鄉庫區振興黨建聯盟,通過組織聯合、資源聯用、鄉村聯治抱團發展,構建以“黨組織為核心、產業鏈為支撐”的庫區協同發展新格局。 梅口鄉“黨建引領 鄉村振興”館 聯村黨總支工作人員認真聽取群眾反饋意見建議 聯村黨總支召開聯席會 抓隊伍建設,引來人才振興“鳳還巢” 實施“書記頭雁”工程,緊盯村級“領頭雁”,開展“包包書記”“有事找書記”活動,促進村黨支部書記走入群眾,收集民意、落實民愿、跟蹤回訪,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70余個。聚焦鄉村人才作用,推行“人才回引”工程,建立“1+1+1”優秀人才掛包聯系制度,引進“精英雁”、回引“離鄉雁”、留住“在巢雁”,今年回引“新農人”3人,引進“新知青”2人。實施“導師幫帶制”,聚焦“誰來幫”“怎么幫”“幫的實”,聘任各類幫帶導師26人、成立導師工作室2個,建立導師基地3個,開展“導師講堂”2次。 抓產業發展,點燃產業振興“新引擎” 堅持抓黨建促發展,突出梅口旅游發展優勢,推進鄉村旅游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,采取“支部+項目+鄉賢”“一項目一班子”掛鉤的項目招商模式,引進景陽書院、金湖灣旅游度假區等項目,其中流轉梅二島農房27戶、集體土地2公頃引進的濱湖休閑靜心康養基地項目,成為三明市單體最大的閑置農戶盤活利用典型案例,促進梅口村村財每年增收3.52萬元。突出生態資源稟賦,大力發展茶產業,深耕“茶”文化內涵,新建茶文化標識、制茶工藝浮雕墻等茶景觀節點,一體化推進“茶旅小鎮”建設,承辦“泰寧巖茶·茶香金湖”采茶節活動,打造“茶香金湖”品牌,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。 抓鄉村治理,奏響文化振興“時代音” 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,開設矛盾糾紛調解室,依托群眾威望較高的老黨員、老干部、老鄉賢等“三老”人員,組建“銀齡調解隊”;推行一項“共管機制”,建立“政府管理、企業養護、管養分離”的工作新模式,開展網格化管理。開設“樂齡學堂”,設置腰鼓、廣場舞、音樂、健康操等課程,組織開展“樂齡”文化藝術節,建立鄰里溝通平臺,打造黨建引領,群眾、社會共同參與的聯動共治鄉村治理新格局。水際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,擁坑村、謝家坪村、梅口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。 下一步,梅口鄉黨委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縣委“四抓四強”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要求,用好用活資源,發展好特色產業,壯大村集體經濟,繪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藍圖。 |